大行宮附近昨補植法桐。宋 嶠 攝
  揚子晚報訊(記者 楊娟)隨著地鐵三號線太平北路段的施工進入路面恢復階段,大行宮附近被移走的法桐昨天正式“回歸”。考慮到原來被移走的法桐,規格較大,經不起再次回來的“折騰”,此次補植的法桐來自山東。首批43株昨天全部種下,預計四五天后,還將有37株“抵達”。屆時,道路兩側的人行道加側分帶都有種植,總共將有四排法桐。考慮到存活率,此次補植的法桐胸徑在16釐米左右,樹齡都在8-10年,想達到中山東路、長江路現在“綠廊”的效果估計還要等上二十年。
  昨天上午,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中山東路和太平北路交叉路口,太平北路道路東西兩側,分別靠著南京圖書館和江寧織造府博物館,黃色的塑料圍擋里,工人都在熱火朝天的忙著栽樹。“忙了一夜,今天要全部完工。”現場施工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說,前天凌晨開始起苗、裝車,下午三點出發,路上花了八個小時,夜裡十一點到南京後開始種。“當天的苗要當天栽。”他說,本來上周就該種的,但是因為下雨,雨天起苗土球會散,就耽誤了幾天。
  揚子晚報記者瞭解到,這一批補植的法桐一共43株,其中,南京圖書館這一側的人行橫道種22株,江寧織造府一側的側分帶種16株,還有5株補植在和平大廈對面。原來從這裡移走的法桐,主要種在人行橫道上,共49株,樹齡都較大,經歷了“搬家”之後,還需要在苗圃里“休養”,“動一次就‘元氣大傷’,再用作行道樹可能性不大了。”該負責人說,這次補植的法桐雖然樹齡不大,但是從原來的兩排擴充到了四排,數量增加了許多。四五天后,第二批37株,也是分別種在太平北路兩側的人行橫道和側分帶。“第三批是19株,主要用在中山東路和太平北路,地鐵站附近延伸出的部分,這樣加起來一共會補植99株。”這位負責人說,沒有用南京本地培育的法桐,就是希望冠幅能儘快長大,給市民擋住炎炎夏日。原來,山東培育的法桐分枝較多,而且樹枝較粗,容易成蔭。  (原標題:大行宮昨補栽43株法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z79szom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